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9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12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7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洪涛  赵修竹 《人类学学报》1988,7(3):280-281
1975年Kompt等首先发现了GLO的多态现象。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GLOI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中也保存下来。随着物种进化程度越高而其多态现象也越来越复杂。其基因频率存在种族差别,而且基因在人类与HLA呈连锁不平衡,因而作为一种特殊的遗传标记倍受重视。本文选择了具有特殊地理位置、人口为595万之多的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进行了GLO表型检测。  相似文献   
992.
中国汉族男性臼齿磨耗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宗  纪元 《人类学学报》1988,7(3):230-234
本文对来自全国九个省区(江西、青海、吉林、河北、安徽、贵州、云南、广西、山东)的262个汉族男性颅骨上的992颗臼齿磨耗,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牙齿磨耗的地区差异,提出了臼齿磨耗的新的分级方法。求出了M_1M_2在不同数目组合情况下,推算尸骨年龄的多个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93.
西安地区现代人颅骨非测量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对西安地区140例(男70、女70)出土成人颅骨进行了非测量性变异类型的研究,计算出了25项形态的常见变异类型出现率、以及性差显著和非常显著的项目和类型,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毛里塔尼亚不同种族女性骨盆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12例毛里塔尼亚不同种族女性骨盆的X线测量和临床测量获得了其骨盆各径线的生理常数。结果表明,毛里塔尼亚女性骨盆特征为前深后浅,骶骨后翅,骨盆倾斜度大。各种族间差异表现为白摩尔人骨盆各径线均大于黑帕尔人和图库勒人。各种族骨盆腔形态近似圆筒状,入口形态与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无差异。与中国女性骨盆比较,其骨盆中下段较宽大。笔者并根据毛里塔尼亚产妇骨盆形态特点讨论了与分娩有关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995.
茹继宗 《人类学学报》1988,7(2):182-182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江陵枣林铺发掘了一座西汉古墓。墓中死者遗体被丝织品包裹,经清理,所有软组织已全部腐烂,仅存一付较完整的骨骼,出土的遗物中,未发现有关墓主人姓氏和生卒年代的记录,这就使判别该例个体的年龄与性别的鉴定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6.
地方性克汀病是在严重缺碘地区出现的一种体格发育落后,痴呆和聋哑的病人。也是世界性地方病。在该病的普查、防治工作中,中外学者都把“克汀病面貌”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诊断指标,即描述为“头大、额短、眼睑肿胀,眼裂水平,面宽,眼距宽,鼻梁塌,鼻翼肥大,鼻孔向前,耳大,发际低等。”但这大都是主观印象,缺乏系统,客观的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997.
程新民 《人类学学报》1988,7(3):286-286
前不久,长春地质学院师生在野外实习时,于长春市南郊红咀子发现一旧石器地点。在伊通河一级冲积阶地的下部,距地表三米深的砂层中发现猛犸象和东北野牛等哺乳动物化石。同层出土的还有石片一件,原料为水晶,呈铲形,其台面稍残,系后期破损,但半锥体和放射线清晰可见,其背面有多块浅平的石片疤,可以肯定是一件锤击石片,其边缘尚有细小的疤,可能是使用痕迹。
旧石器和猛玛象等哺乳动物化石一起出土, 表明其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 文化时代可能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此次发现为在该区寻找古人类和古文化遗存提供了线索, 对研究当地 第四纪古气候、古地理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肤纹参数在52个中国人群中的分布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根据11项肤纹参数对28个民族的52个群体进行分析表明:指纹W频率在每一个群体中都是女性不显著多于男性或少于男性,指纹L″频率都是男性不显著多于女性或少于女性;在L_2距离的系统树上可以看到南方群、北方群、混合群,混合群中又各包括了南、北方民族的小聚类群;L_2距离与地理位置有平行关系,南、北群间以长江或北纬30°—33°为界带。  相似文献   
999.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9,8(3):282-283
《人类进化和史前史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Human Evolution and Prehistory)由美国自然博物馆的塔特索尔(Ian Tattersall)、德尔森(Eric Delson)和库弗林(John Van Couvering)三人主编,加兰出版社(Garland Publishing)198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出版,全书603页,大16开本,用可以保存250年的无酸纸印刷,售价87.50美元。  相似文献   
1000.
林圣龙 《人类学学报》1989,8(3):209-215
本文通过把中国古人类的进化摆到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区域、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去作联系的考察,提出如下几点看法:1.中国是世界上很早就为人类所居住的地区之一,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古人类主要生存于自然条件较好的东部季风区域;2.古人类在中国境内主要是由南向北、进而向东北方向扩散和分布;3.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可能是外来的,可能是从中国南部边境进入中国境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